2014年10月份,菏泽市煤炭局统计数据显示,菏泽全市原煤产量同比略有下降,商品煤销量同比增加,有效缓解了库存压力;但由于钢铁企业有降低产量预期,将直接打压焦炭需求,导致商品煤平均价格持续走低,企业利税下降明显。
我国煤炭行业上游生产企业与下游的电力、冶金等工业企业分布较为分散,流通距离长,环节众多,加之铁路港口等部门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运力垄断、短缺,导致煤炭物流行业企业分布散乱、竞争无序。
煤炭行业已经从供应短缺格局进入到过剩格局,这不是一个短期现象,而是一个长期趋势,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行业的新常态。
中国社科院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4)》16日在京发布。蓝皮书认为,2014年,世界煤炭投资的增速有望摆脱下行趋势,实现回暖。
今年以来,国内煤价延续上年跌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亏损面不断扩大。加上持续不断的雾霾天气,更让煤炭行业”雪上加霜”,去产能化和结构调整压力 进一步加大。
从年线来看,煤炭板块自2008年大跌之后,2009年一度出现猛烈的反弹回抽动作。但从2010年开始,煤炭股开始不断受到供需下滑、环保压力、煤炭资源税等利空的打压,板块内相关个股均呈现逐浪下行态势。
春节期间,下游工业企业普遍停工,实体经济用电减少导致沿海煤炭日耗急剧下降,部分电厂负荷下降50%以上,存煤可用天数被动推高,制约了消费方采购拉运的积极性。
煤炭厂家眼里的滞销,其实并非煤炭消费需求有了大幅度的下滑,而是煤炭投资商近年来在价格热涨时蜂拥投资而形成的大量产能的投产速度;与此同时,国际市场过剩的煤炭资源又转向中国市场,以低廉价格不断增长挤进国内市场所致。